——专访一院参加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的专家贝超、陈智、田达
中国航天科工一院总体部陈智博士在第64届IAC大会上宣讲论文
9月27日,金秋的北京,绚丽动人,时节美好。由国际宇航联合会(IAF)、国际宇航科学院(IAA)、国际空间法学会(IISL)、中国宇航学会联合主办的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IAC),在经历了五天的成功会期后隆重闭幕。来自74个国家和地区的3592人与会,收录论文3675篇,各项活动总计约300场,使得本次大会成为了历史上规模最大、出席人数最多的一次大会。
IAC素有“宇航界奥林匹克”之称,每年举办一次,并因其层次高、规模大、影响广、具有商业价值,每年都吸引大约几千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政府官员、企业家、科技人员、学生和媒体人士参加。
中国航天两大集团公司的专家和代表参加了本次大会的相关活动,与世界航天同行增进了友谊,拓展了合作机会,并在“推动航天发展,造福人类社会”的主题下,共同分享了航天科技的“饕餮盛宴”。
会上,集团公司论文摘要提交、论文录用数量均创历史最高。我院航天测控公司房红征和总体部的贝超、陈智因论文入选大会宣讲范围,且是论文的第一作者,每人获得集团公司第三档即2000元/篇的经费奖励;8511所董乔忠因论文摘要被录用,撰写并提交论文全文,获得集团公司第二档即1000元/篇的经费奖励。
活跃在大会现场的专家中,也有来自我院的多位。近日,中国航天科工一院院报《信息航天》宣传员采访了参会归来的其中三位:总体部副主任贝超、总体部博士陈智、8511所研究员田达。下面,让我们和他们“面对面”,听他们说说宇航大会的那些事儿。
这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
王丹阳:贝主任,先和我们分享一下您参加这次大会的总体感受吧!
贝超:主要有三方面感受:一是这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尤其是在会上听到高红卫董事长的专题发言后备感振奋,树立了走中国航天科工特色发展之路的信心;二是认识了许多国内外的专家,开拓了视野,对未来的合作有所帮助;三是看到了与国外的差距,国外航天更大众化、大众参与率更高,也看到了发展机遇和空间。
王丹阳:能简单介绍您宣讲的论文《微小卫星编队星间测量与协同控制研究》的情况吗?
贝超:这篇论文是院里多年来学术研究成果的结晶。我写的中文稿,王晶做的第一翻译,我还对翻译稿作了修改,其他人提供了相关资料。
王丹阳:陈智博士,也请您介绍一下宣讲论文的情况吧!
陈智:《基于GNSS的空间低轨飞行器高可靠高精度定位技术研究》这篇论文是我们一直在研究的一个方向,从题目的确定、摘要的编写到全文的提交,我们都精心地做了准备。记得当时写摘要的时候,我和张小强反复写了多次,最后提交之前,一直改到夜里一点,直到感觉从逻辑和文法两方面都说清楚了才提交。讲演当天,只有我和另一位讲演者涉及导航技术领域。我从系统层面和应用运营层面介绍了北斗系统,可说是较好地宣传了北斗系统及其应用技术。
王丹阳:在会上,您与国内外同行交流得怎么样?
陈智:我以前参加过伽利略国际合作项目,是两个伽利略国际合作项目的经理,领导过由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卫星导航领域的专家组成的国际团队,同国外同行的交流没有问题。这次大会,是一个学习交流的契机。我们在北斗高精度增强技术上作了一些事情,所以可以与国内外同行充分地交流研究成果,达到了预期目的。有一些国家的专家对我们的北斗精密运营服务系统表示出很大的兴趣,并愿意进一步合作。
王丹阳:您觉得,参加这样的世界性技术交流大会,对我们总体部、一院起到的效果如何?
陈智:对宣传我们在卫星导航领域取得的成绩,特别是高精度、高可靠性技术是一个极好的机会,可以使国内外同行了解北斗系统及应用的状况,了解集团公司在北斗领域取得的成绩,效果显著。
参会归来后,贝超深刻地感受到了英语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性。他跟总体部的年轻技术人员们说一定要练好英语。“我现在开车都要调出CRI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来听,借此培养语感。”他说。
陈智在中国伽利略公司和美国天宝公司工作的时候,英语口语是工作语言。他说为,过硬的英语文字撰写能力和流畅的口语表达能力并不是什么“绝技”。英语是科研人员必须会用的工具,要经常使用才能熟练。他还认为,年轻科研人员要想尽快成长挑起科研大梁的话,在掌握必备的工作技能之外,关键在于踏实做事。
每位参与者都有所收获
在第64届IAC上,田达成功入选空间通信与导航(SCAN)技术委员会委员。长着一张娃娃脸的田达博士,虽然年轻,却早就承担起所里重要的项目论证、总体设计、预研创新等工作,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曾独立完成达21万字的《ELINT:雷达信号截获与分析》书稿翻译工作,为所里指导培养了多名硕士研究生和新进员工。
田达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承担的课题均为前沿性探索研究课题,平时注重学习及对技术发展的跟踪;曾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十余项创新思路。作为院所两级科技委委员,他密切关注院所的专业技术发展,积极地为预研课题出谋划策。
张悦洋:您此次成功当选SCAN委员会委员,算是8511所专家首次进入国际航天顶尖学术交流组织并参与相关活动。对您个人来说,可能是“一小步”;但对单位而言,却算是“一大步”。
田达:嗯,参会的感受深刻,收获多多。会议其中的一环是由新加入的委员介绍自己的专业背景、兴趣话题。作为本届SCAN委员会新增加的3名中国专家中最年轻的一名,我简要介绍了自己从事的通信导航相关专业背景和关注的民用航天技术相关情况。
在9月24日召开的国际宇航联合会空间通信与导航(IAF-SCAN)技术委员会委员会议上,前两位专家的发言主题与我关注的民用航天技术有关。其中,首位发言者是本届SCAN委员会主席、来自奥地利Graz科技大学的Otto Koudelka教授。他发言的内容与我的专业关联度很大,当时就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并深受启发。
会后,我专门与他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相互了解和探讨,发现两人有不少共同语言。他还高兴地接受了我发出的到8511所交流的邀请,表示愿意在今后增进互访、加深合作。
张悦洋:看来,您参加大会的收获真的是不小呢!
田达:的确是不虚此行。这次大会为参与者们提供了一个相互尊重、平等交流的氛围与平台,每位参与者都有所收获。集团公司、一院及8511所都需要这样的机会,以便邀请国外专家洽谈项目合作与技术交流;同时,也需要有关各方提供更多的支持与科研资源投入,给予专家们更多机会去参与国际交流、推动合作。
张悦洋:您非常关注民用航天技术,那么,您是怎么看该项技术的?
田达:航天技术作为一项高新产业技术,对国民经济和科研力量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近年来,航天技术的民用化是个十分热点的话题。
近日,集团公司也召开了民用航天研讨会,重点讨论了民用航天技术的发展与未来。而一直以来,8511所在民用航天方面的发展值得期待,改变单一的军品发展模式,更是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一些军民两用技术如空间信息安全、灾难搜救、科学对地观测等在民用领域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这些技术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有利于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可能成为8511所未来的发展方向。
我希望以此次大会为契机,今后能够进一步加强8511所在空间通信、导航等技术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航天技术的军转民,为国家经济技术含量、创新指数及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做出贡献。(文、摄/王丹阳 张悦洋 龙川)
(责任编辑:海容)